【低頭族注意】頸背生「富貴枕」是椎間盤突出警號 中醫教3招護頸椎紓緩痺痛

醫生診症室

發布時間: 2020/07/08 15:31

分享:

分享:

當長期使用手機或電腦姿勢不當,頸椎移了位會觸及神經,逐漸會感到手痺,如不處理,或演成慢性痛症。

問問自己:在一天內手機和電腦平均會用上多少時間?最新調查顯示,因疫情影響全球使用智能電話及用Apps打機遊戲的時間大增20%,平均每日5小時。
 
「低頭族」長遠問題叢生,頸緊膊痛司空見慣,有部分更出現手痺現象,其實這已是頸椎出現問題的警號,絕不能輕視。

看手機頭下垂,久而久之造成損傷,觸及神經,痛症便出現。(iStock圖片)

頸椎移位觸及神經
 
跌打痛症專科中醫師甘澤民博士指出,手痺是因為觸及到頸椎神經。頸椎有7節,椎體與椎體之間有椎間孔,神經穿插其中。當長期使用手機或電腦姿勢不當,頸椎移了位會觸及神經,逐漸會感到手痺,如不處理,這個狀態維持一段時間,神經壓得太久,便形成慢性痛症,如影隨形。
 
此外,神經被壓得時間愈長,肌肉也會收縮繃緊,骨與骨之間的椎間盤受到壓力,久而久之或會造成椎間盤突出,最嚴重的情況可致椎間盤突出。

椎間孔本身呈橢圓形,當長期姿勢不當,久而久之收窄造成發炎和骨質增生(俗稱生骨刺),當壓着神經綫時會出現手痺等徵狀。(周美好攝)

因為頸椎之間充斥着像啫喱的椎間盤,成分是水份,當椎間盤纖維環韌帶破裂,椎間盤便會擠壓出來,附近組織張力加大,觸及神經便衍生手痺。但椎間盤後方是脊髓,破裂後若觸及脊髓,會令患者腳軟無力,甚至難以活動。

頸橫紋和「富貴枕」的警號
 
頸痛衍生手痺,從外觀上亦可略知一二。後頸出現頸橫紋或頸後有一個凸起的包包,稱之為「富貴枕」,其實是因為頸椎壓力過大,令頸部脂肪積聚,這已是一個求救訊號。
 
甘博士指出:低頭族用手機時,頭部下垂的角度愈大,頸椎受力就愈重。而頭部下垂動作維持愈久,肌肉緊張,頸椎壓力相對也愈大,以至頸骨關節錯位,觸及神經,手部便麻痺。目前低頭族無分年紀,因頸椎錯位引致手痺的年齡層,老中青皆有。  
 
手指麻痺反映源頭
 
甘博士指從哪隻手指感到麻痺,已知頸椎哪一節受壓。如拇指及食指麻痺,反映橈神經受壓、中指麻痺反映正中神經受壓、尾指麻痺反映尺神經受壓。最常見是橈神經受壓,大多是頸椎第4或第5節出事所致,再配合照X光診斷,就能精確定位。

最常見是橈神經受壓,大多是頸椎第4或第5節出事所致。(iStock圖片)

手痺程度因人而異,輕則如感到被蟻咬或一下一下像觸電般感覺;嚴重的會長期維持麻痺,難以忍受。有些人會服用止痛藥或維他命B,但甘博士形容治標不治本,應從源頭入手,根治病源。
 
治療方面,甘博士指中醫師從檢查及X光片中找出關節引致問題的定點位,透過正骨手法從中矯正,把受壓的神經回復,痛感可迅速消失。如年紀大氣血差,恢復緩慢,或需配合中藥雙管齊下。如肌肉過於繃緊,可配合針灸,加快復元速度。
 
手痺會影響病人日常工作及生活質素,一旦頸椎惡化,或致頸椎病及頸椎間盤突出。所以手痺持續數天,患者應盡快求診。有些人手痺了很久才求醫,一直以為按摩或伸展運動可解決痺痛。患者每次按摩或作伸展運動完,好像覺得頸緊鬆了點,得到紓緩,但過兩天又再繃緊,其實根源沒有處理到,依然會痺,未有對症下藥。

甘澤民博士說看手機時可用物件承托,或用另一隻手托着使用手機的一隻手。(周美好攝)

日常護頸椎3方法
 
1.看手機頭下垂,或把手機放在肚臍位置,頸向下垂往往多於45度,久而久之造成損傷,觸及神經,痛症便出現。甘博士指手機應放在水平或下巴位置,如感疲累,可用物件承托,或用另一隻手托著使用手機的一隻手。
 
2.看電腦採取「20、20、20」法則:保持20吋的觀看距離;20分鐘要活動一下,做一些仰頭的反向動作以作紓緩;進行20秒的簡單放鬆。
 
3.好些人是在睡醒後感手痺,建議平躺較側臥好,因側臥有機會壓到神經引起痺痛。低枕頭(約4-6cm)也比高枕頭理想,因高枕頭部較前傾,猶如低頭動作。

記者:周美好